2012國際注冊漢語教師考試輔導:音位

字號:

音位
    音位:一個語音系統(tǒng)中能夠區(qū)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是按語音的社會屬性劃分出來的。(p114)
    3.1音位分類
    1.從輔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是輔音音位;從元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是元音音位;從聲調中歸納出來的音位是聲調音位,簡稱調位。
    2.輔音音位和元音音位是音質音位,也是音段音位;聲調音位是非音質音位,也是超音段音位。(p113~114)
    3.2音位變體
    1.音位變體:音位變體是音位在不同語音條件下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音位則從音位變體歸納而來。兩者之間是一般(類別)和個別(成員)的關系。如[a]。(p115~116)
    2.音位變體類別:自由變體和條件變體。
    3.3區(qū)別特征
    區(qū)別特征:造成語義差別的具體語音差異。如:搭/他。
    3.4音位歸納★★
    在同一個語音系統(tǒng)進行,標準如下:
    1.辨義功能(對立原則):如果兩個音素可以在相同語音環(huán)境里出現(xiàn),互相替換之后產(chǎn)生意義上的差別,這兩個音素就構成對立關系,屬于不同音位。簡言之,若存在區(qū)別特征,就是不同音位。
    2.互補分布(互補原則):分布位置互補,決不相同。主要合并音位條件變體。
    3.音感差異(音感原則):音感近是合音位的必要條件,主要合并音位的自由變體;音感遠是分音位的充分條件,主要分別語音差別大的音素。
    3.5普通話音位(118~121)
    1.元音音位:根據(jù)在韻母中的出現(xiàn)位置(韻頭、韻腹、韻尾)而呈現(xiàn)區(qū)別。
    2.輔音音位。
    3.聲調音位。
    ▲注意1:“m與n”“z/c/s、zh/ch/sh、g/k/h與j/q/x”,雖然互補,但當?shù)厝说囊舾胁顒e大,所以不能合并。
    ▲注意2:輕聲不能類型化,所以不是獨立的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