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化問題,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追求有效家園聯(lián)系的今天,在提倡家園共育的今天,與家長的溝通也成為一種教育的時尚。而獨生子女的普遍化,現(xiàn)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長對孩子的關注更加的密切。在班里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
一天早晨,洋洋媽媽對我說:“老師,洋洋的手指甲我從來都沒有剪到過,她總是把它們咬掉。如果她總是這樣咬指甲,你就不要給洋洋金花?!碑敃r,洋洋站在我身邊,很不好意思的樣子,我馬上與她一起定下了諾言。接下來的時間里洋洋的手指甲成了一個關注的重點,每次發(fā)金花的時候看看她的指甲有沒有長長點,有沒有咬的痕跡。經(jīng)過一番努力,咬指甲的習慣終于有所改善,洋洋幾乎不咬指甲了。
一天傍晚,接孩子的人群漸漸地疏散了,熠熠的媽媽站在門口,她對我說:“老師,熠熠為什么總是沒有金花?是不是因為她總是挖鼻子?”那時我想起好象對她媽媽說過熠熠挖鼻子的不好習慣,每天挖鼻子總是挖出血來。當時她媽媽還向我解釋說:“她的鼻子有點鼻炎,癢的,她就要去挖了?!敝拔乙呀?jīng)知道她有鼻炎的事實,當然理解熠熠挖鼻子的原因,但是我從另一個角度想:每天都這樣流鼻血對身體不好,還會損壞鼻粘膜。于是我以金花為強化物,想改善她這不好的習慣。
兩位家長,兩件小事,兩種態(tài)度,這正是現(xiàn)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化問題。家庭背景的不同,家長文化水平的差異,家庭教育觀念的不同造就了孩子個性的不同。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能有所成就,而且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這樣的自信是應該有的,但是往往在一些小的細節(jié)與習慣上忽略了,一味的追求著孩子好的一面,進行過度的賞識與溺愛。在幼兒園,老師費盡心機的幫助孩子改善不良的習慣,而在家里家長卻是另一種態(tài)度,無限制的容忍著孩子的行為,鑄就著孩子的不好習慣。一方面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很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兩面的性格。
面對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很茫然,我是附和家長的做法,還是繼續(xù)我的做法。
在追求有效家園聯(lián)系的今天,在提倡家園共育的今天,與家長的溝通也成為一種教育的時尚。而獨生子女的普遍化,現(xiàn)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長對孩子的關注更加的密切。在班里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
一天早晨,洋洋媽媽對我說:“老師,洋洋的手指甲我從來都沒有剪到過,她總是把它們咬掉。如果她總是這樣咬指甲,你就不要給洋洋金花?!碑敃r,洋洋站在我身邊,很不好意思的樣子,我馬上與她一起定下了諾言。接下來的時間里洋洋的手指甲成了一個關注的重點,每次發(fā)金花的時候看看她的指甲有沒有長長點,有沒有咬的痕跡。經(jīng)過一番努力,咬指甲的習慣終于有所改善,洋洋幾乎不咬指甲了。
一天傍晚,接孩子的人群漸漸地疏散了,熠熠的媽媽站在門口,她對我說:“老師,熠熠為什么總是沒有金花?是不是因為她總是挖鼻子?”那時我想起好象對她媽媽說過熠熠挖鼻子的不好習慣,每天挖鼻子總是挖出血來。當時她媽媽還向我解釋說:“她的鼻子有點鼻炎,癢的,她就要去挖了?!敝拔乙呀?jīng)知道她有鼻炎的事實,當然理解熠熠挖鼻子的原因,但是我從另一個角度想:每天都這樣流鼻血對身體不好,還會損壞鼻粘膜。于是我以金花為強化物,想改善她這不好的習慣。
兩位家長,兩件小事,兩種態(tài)度,這正是現(xiàn)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化問題。家庭背景的不同,家長文化水平的差異,家庭教育觀念的不同造就了孩子個性的不同。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能有所成就,而且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這樣的自信是應該有的,但是往往在一些小的細節(jié)與習慣上忽略了,一味的追求著孩子好的一面,進行過度的賞識與溺愛。在幼兒園,老師費盡心機的幫助孩子改善不良的習慣,而在家里家長卻是另一種態(tài)度,無限制的容忍著孩子的行為,鑄就著孩子的不好習慣。一方面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很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兩面的性格。
面對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很茫然,我是附和家長的做法,還是繼續(xù)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