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軟考網絡工程師考點試題:傳輸介質

字號:

試題1在網絡中使用的5類UTP作為傳輸介質,單段UTP的最長長度為_(1)_米,采用EIA568A布線標準時,可以達到的數(shù)據率是_(2)_Mbps.STP與UTP的主要區(qū)別是_(3)_。
    一般而言,單模光纖比多模光纖的主要不同是_(4)_,但為充分利用其容量,都可以使用_(5)_,技術同時傳輸多路信號。
    (1): A.100 B.185 C.300 D.1000
    (2): A.1 B.10 C.100 D.1000
    (3): A.地線 B.線的直徑 C.屏蔽層 D.防護層
    (4): A.直徑小,容量小 B.直徑小,容量大
    C.直徑大,容量大 D.直徑大,容量小
    (5): A.TDM B.FDM C.WDM D.ATDM 答案:A C C B C
    試題2 分組交換可以采用虛電路方式或_(1)_方式實現(xiàn),虛電路方式在通信前需建立一條虛電路,其路徑由_(2)_決定。每條虛電路都有虛電路號碼,該號碼_(3)_。虛電路建立后,各數(shù)據分組_(4)_到達目的地,然后_(5)_。
    (1): A.線路交換 B.報文交換 C.數(shù)據報 D.分組
    (2): A.擁塞控制算法 B.流量控制算法 C.路由算法 D.網管算法
    (3): A.全程不變 B.中途可以改變 C.只能改變一次 D.只由源結點確定
    (4): A.經不同虛電路 B.經同一虛電路 C.經自己選擇的路徑 D.經任意路徑
    (5): A.排序后裝配 B.無需排序直接裝配 C.排序后交高層裝配 D.交高層排序裝配答案:C C B B B
    試題3物理層的電氣特性有多種標準,其中非平衡型標準規(guī)定_(1)_,電纜長度為_(2)_米。新的非平衡標準規(guī)定_(3)_,距離為10 米是的數(shù)據率為_(4)_。在多種標準中,數(shù)據率的是新的平衡型標準,近距離傳輸其數(shù)據率可達_(5)_。
    (1): A. 發(fā)送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B. 發(fā)送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C. 發(fā)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D. 發(fā)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2): A.3 B.5 C.15 D.100
    (3): A. 發(fā)送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B. 發(fā)送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C. 發(fā)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D. 發(fā)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4): A.56kbps B.64 kbps C.144 kbps D.300 kbps
    (5): A.384 kbps B.2.048 Mbps C.10 Mbps D.34 Mbps 答案:C C A D C
    試題4為實現(xiàn)差錯控制,需對所傳送的數(shù)據附加校驗和。在計算機網絡中廣泛使用的校驗方式是_(1)_。當網絡采用CRC校驗方式時,校驗碼合法的生成多項式是_(2)_,按該生成多項式產生的校驗碼有_(3)_位,其檢錯能力為_(4)_。接收發(fā)現(xiàn)錯誤后采取的糾錯措施是_(5)_。
    (1): A.奇偶校驗 B.海明校驗 C.格雷校驗 D.循環(huán)冗余校驗
    (2): A.X16+X15+X2+1 B. X16+X15+X+1
    C. X16+X15+X3+1 D. X16+X14+X2+1
    (3): A.2 B.4 C.16 D.32
    (4): A.發(fā)現(xiàn)所有1位錯 B.發(fā)現(xiàn)所有不多于2位的錯誤
    C.發(fā)現(xiàn)所有不多于5位的錯誤 D.發(fā)現(xiàn)所有不多于16位的錯誤
    (5): A.找出錯誤位并改正 B.根據校驗碼重新生成原始數(shù)據
    C.請求發(fā)送端重傳 D.詢問用戶如何處理 答案:D A C B C
    試題5在OSI參考模型當中,物理層通過物理連接在_(1)_之間提供比特流的傳輸;數(shù)據鏈路層通過數(shù)據鏈路在_(2)_之間提供數(shù)據鏈路服務單元透明傳輸;網絡通過網絡連接在_(3)_之間交換網絡服務數(shù)據單元;傳輸實體向_(4)_提供面向連接的傳輸服務。在應用層提供的公共應用服務元素CASE、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
    SE和用戶元素UE中,作為系統(tǒng)與用戶進程交互手段的是_(5)_。
    (1): A.應用層實體 B.數(shù)據鏈路層實體 C.表示層實體 D.傳輸層實體
    (2): A.物理層實體 B.數(shù)據鏈路層實體 C.網絡層實體 D.傳輸層實體
    (3): A.傳輸層實體 B.表示層實體 C.網絡層實體 D.應用層實體
    (4): A.網絡層實體 B.會話層實體 C.表示層實體 D.應用層實體
    (5): A.SASE B.CASE C.UE D.CASE和UE 答案:BCABC
    試題6在基于TCP/IP的互聯(lián)網服務中,傳輸層的UDP協(xié)議提供進程之間_(1)_報文傳輸服務,TCP協(xié)議提供進程之間_(2)_報文傳送服務;TCP使用三次握手協(xié)議建立連接,傳輸報文,使用修改的三次握手協(xié)議來關閉連接。關閉連接時,設甲乙兩方發(fā)送報文的序號分別為X和Y,甲方發(fā)送_(3)_的報文給乙方,乙方先發(fā)送一個_(4)_確認報文給甲方,并通知應用指示后再發(fā)送一個_(5)_的報文給甲方,最后甲方回送一個ACKY+1確認報文。
    (1): A.可靠的面向連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連接的
    C.可靠的無連接的 D.不可靠的無連接的
    (2): A.可靠的面向連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連接的
    C.可靠的無連接的 D.不可靠的無連接的
    (3): A.FIN=1,序號=X B.FIN=1,序號=X,ACKY+1=1
    C.序號=X,ACKY+1 D.ACKy+1
    (注:ACK的下標為捎帶的序號)
    (4): A.FIN=1,序號=Y,ACKX+1=1 B. ACKX+1
    C.序號=Y,ACKX+1 D.ACKy+1
    (5): A.FIN=1,序號=Y B.序號=Y,ACKX+1 C. ACKX+1 D. FIN=1,序號=Y,ACKX+1=1 答案:DAABD
    試題7 FDDI中采用_(1)_編碼技術,使編碼效率提高到_(2)_,這對于100Mbps的光纖網,意味著只需要125MHz元件就可以實現(xiàn)。為了得到足夠的同步信息,F(xiàn)DDI實際采用二進制編碼方法,即先按_(1)_編碼后,再用_(3)_。為了消除環(huán)網中數(shù)據的時鐘偏移,F(xiàn)DDI使用了_(4)_,并規(guī)定進入站點緩沖器的數(shù)據時鐘按照輸入信號的時鐘確定,而從緩沖器輸出的時鐘信號是根據_(5)_確定。
    (1): A.4B/5B B.5B/6B C.8B6T D.MLT-3
    (2): A.25% B.80% C.125% D.50%
    (3): A.曼切斯特編碼 B.差分曼切斯特編碼 C.NRZ D.NRZI
    (4): A.帶鎖向環(huán)電路的分布式時鐘方案 B. 帶鎖向環(huán)電路的集中式時鐘方案 C. 帶彈性緩沖器的分布式時鐘方案 D. 帶彈性緩沖器的集中式時鐘方案
    (5): A.站點的時鐘 B.輸入信號的時鐘 C.信號固有的時鐘 D.環(huán)上固有的時鐘答案:ABDCA
    試題8 ICMP是Internet控制協(xié)議報文協(xié)議,它允許主機或路由器報告_(1)_和提供有關異常情況的報告。它是_(2)_的組成部分,其報文格式包括報文頭和數(shù)據區(qū)兩部分,其中報文頭部分是由_(3)_等三個字段組成,個字段長度分別為_(4)_。ICMP可作為詢問報文,用來測試目的站是否可達,以及了解其有關狀態(tài),常用_(5)_命令來進行這種測試。
    (1): A.差錯情況 B.流量情況 C.路由情況 D.丟棄情況
    (2): A.TCP報文 B.IP分組 C.外部網關協(xié)議EGP D.內部網關協(xié)議IGP
    (3): A.長度、類型和指針 B.類型、指針和代碼
    C.類型、代碼和檢驗 D.類型、代碼和長度
    (4): A.8位、8位和16位 B. 8位、8位和8位
    C. 16位、8位和16位 D. 16位、8位和8位
    (5): A.telnet B.mesg C.trace D.ping 答案:ABCAD
    試題9 ATM協(xié)議將網絡分為多個功能層,信元生成由_(1)_層完成,匯聚子層屬于_(2)_層。對OC-12接口標準,ATM網絡的有效數(shù)據率(去掉信元中的開銷位)約為_(3)_Mbps。A類服務是指_(4)_。在ATM網絡內部(NNI中),允許的虛電路數(shù)為_(5)_。
    (1): A.物理層 B.ATM層 C.AAL層 D.高
    層
    (2): A.物理層 B.ATM層 C.AAL層 D.高層
    (3): A.140 B.560 C.2240 D.9000
    (4): A.實時、恒定比特率、面向連接 B. 實時、可變比特率、面向連接 C. 非實時、恒定比特率、無連接 D. 非實時、恒定比特率、面向連接
    (5): A.256 B.1024 C.4096 D.65536答案:BCBAC
    試題10 ISO7498-2從體系結構的觀點描述了可選的安全服務、特定的安全機制和普遍性的安全機制分別是_(1)_種。可信計算機系統(tǒng)評估準則(TCSEC)共分4類7級:_(2)_;我國發(fā)布的GB17895-1999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規(guī)定了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能力的_(3)_個等級,計算機系統(tǒng)可信計算機滿足訪問控制器需求的等級是_(4)_級。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應包括_(5)_。
    (1): A.5、8、5 B.8、5、5 C.5、5、8 D.8、6、5
    (2): A.D,C1,C2,C3,B1,B2,A1 B.D,C1,C2,B1,B2,B3,A1
    C.D1,D2,C1,C2,B1,B2,A1 D.D,C1,C2,B1,B2,A1,A2
    (3): A.7 B.6 C.5 D.4
    (4): A.結構化保護 B. 系統(tǒng)審計保護 C.安全標記保護 D. 訪問驗證保護
    (5): A.加密、鑒別、訪問控制、防火墻B.保護、檢測、響應、恢復
    C.鑒別、訪問控制、抗否認、抗病毒D.保密性、完整性、堅固性、可用性答案:ABCDB
    試題11 SNMP是一個異步請求/響應協(xié)議,它的請求與響應沒有必定的時間順序關系,它是一個_(1)_的協(xié)議;SNMP的管理進程和管理代理之間的關系是共同體,它們是_(2)_;SNMP的設計是獨立于具體的傳輸網絡的,所以它_(3)_傳輸層協(xié)議支持下工作;SNMP的PDU有多種不同的結構和格式,其中_(4)_操作有請求、有響應,_(5)_操作沒有響應,無響應操作的PDU中字段類型較多,操作也較復雜。
    (1): A.非面向連接 B.面向連接 C.非面向對象 D.面向對象
    (3): A.同步關系 B.層次關系 C.主從關系 D.客戶/服務器關系
    (2): A.既可在TCP/IP也可在OSIB.僅可在TCP/IPC.僅可在OSID.僅可在面向連接
    (4): A.僅get和get-next B. 僅get、get-next、set C. 僅get-next D. 僅Trap
    (5): A.僅get和get-next B. 僅get、get-next、set C. 僅get-next D. 僅Trap
    答案:ADABD
    試題12 Internet 協(xié)議第4版(IPV4)為整個Internet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機制,但隨著應用的發(fā)展,迫切需要對IPV4進行更新,新一代的IP協(xié)議已被正式命名為IPV6。
    在IPV6中,每個地址有_(1)_個八位組,為方便網絡管理人員閱讀、管理,采用_(1)_進制加冒號進行表示。IPV6有三種基本地址類型,分別為單播地址(Unicast)地址,集群(Cluster)地址和組播(Multicast)地址,其中_(1)_是指目的站在共享一個網絡地址的計算機的集合,IP數(shù)據包選擇一條最短路徑到達該組,傳遞給該組最近的一個成員。
    IPV6與IPV4相比,作了較大的修改,使用了更多的地址空間,修改了IPV4的數(shù)據報格式。在一系列的修改中,_(1)_是為了滿足IP協(xié)議能夠適應低層網絡硬件的改變和各種新應用的需求;同時IPV6用固定格式的報頭取代IPV4可變長度的選項字段,采用了擴展標技術,這一技術的主要作用是_(1)_。通過這些改進,使得IPV6更加適應新一代Internet的發(fā)展。
    (1): A.6 B.12 C.16 D.24
    (2): A.十六 B.八 C.十 D.二
    (3): A.組播地址 B.集群地址 C.單播地址 D.廣播地址
    (4): A.采用了靈活的報頭格式 B.增加了大量IPV4不具備的增強選項
    C.支持資源預分配 D.支持協(xié)議擴展
    (5): A.格式清晰 B.減小了數(shù)據冗余C.提高了傳輸效率 D.增大了傳輸?shù)目煽啃?BR>    答案:CABDB
    試題13 網絡操作系統(tǒng)是使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