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是人們?cè)趧趧?dòng)中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huì)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
歇后語分為諧音類,喻物類,喻事類以及故事類,在很多談話語境中,如果不方便直說,就可以說上一兩句歇后語,立馬能化尷尬為輕松,還顯得談話人幽默有智慧呢。
一塘的鴨子-------------呱呱叫
一天到晚淡飯茶---------不吃香
一天賣三根黃瓜---------發(fā)不了財(cái)
一天三刮絡(luò)腮胡---------你不叫我露面、我不叫你露頭
一天下了三場雨---------缺少情(晴)意
左話右講-------------說反話
左腳穿著右腳鞋-------錯(cuò)打錯(cuò)處來
左敲鼓,右打鑼-------旁敲側(cè)擊
左手喇叭右手鼓-------自吹自擂
左手買右手賣---------不圖賺錢只圖快
作坊里的石磨---------推一推,動(dòng)一動(dòng)
作家的書包-------------里面大有文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所圖
左耳朵進(jìn),右耳朵出-----耳旁風(fēng)
醉漢走路---------------跌跌撞撞
大雁吃蓮桿-------------直脖啦
大雁飛過拔根毛---------總要撈一把
大雁飛行-------------成群結(jié)隊(duì)
大雁跟著飛機(jī)跑-------落后了
嘴上豬油-------------油嘴滑舌
嘴上貼膏藥-----------不好開口
醉漢過鐵索橋---------上晃下?lián)u
三伏天燒爐子--------真夠熱火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蠶豆開花-------------黑心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打破砂鍋-------------問到底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虎落平陽-------------被犬欺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劍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大海撈針------------沒出尋
竹籃打水------------一場空
打開天窗-------------說亮話
船到橋頭-------------自會(huì)直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