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關于第一次打針的作文

字號:

寫作可以活絡思維,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在發(fā)揮想象力的同時,有助于學有所專(寫作內(nèi)容的促進作用),充實生活,還可以提高思想深度,反省自身。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記得在第一次打針的時候是在幼兒園小班的時候。
    那時候,四肢無力,兩眼昏花,媽媽摸著我的額頭,像是麻辣燙一樣熱熱的。媽媽從抽屜拿出體溫表給我夾上,過了五分鐘拿出來一看39°5,媽媽就背著我來到診所,我一聞到藥味,就不敢進去了。媽媽硬拉把我拉到診所里,只看見一位漂亮的阿姨,穿著白大衣。阿姨從抽屜里拿出一個針管,撕開袋子,把袋子扔進垃圾桶里,把針管放到一邊,從藥柜里拿出一盒藥液,用一個磁片,“當”的一下就把上邊的東西扔到了垃圾桶里,阿姨一邊拿著針管,一邊拿著藥瓶,吸得一下又一下,吸完了,然后又按了一下,又吸一下又一下,吸好了,阿姨按了一下把空氣排出。媽媽安慰著我,讓我把褲子脫了,我又哭又鬧,就是不脫。這時,阿姨走過來對我說:“打針一點都不疼,只要放松一下,就打完了。”我這才把褲子脫了,阿姨一邊棉球,一邊拿著針管,慢慢的向我走過來,阿姨左手拿著棉球,擦了擦,然后阿姨就把針頭向我刺來,我一個勁的哭。阿姨溫和的對我說“別哭,一會兒就好,要不然就要跑針了,我停止了哭啼。”針打完了,阿姨豎起大拇指一個勁地夸我:真是個勇敢的孩子。媽媽也夸我說:“你真勇敢,你真棒!”我聽了以后美滋滋的,像是比吃了蜜還要高興。
    我以后再也不怕打針了!
    【篇二】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次‘第一次’。如: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打針,第一次抽血,第一次獨自上學,第一次遠行,第一次獨自睡一間屋子,第一次坐飛機或火車,第一次……等,可我的第一次是讓小孩子們害怕的事--打針,想聽嗎?
    我從小就膽小怕事,不像有些男孩膽大包天,我生怕自己膽小的事讓別人知道嘲笑我,所以我就隱藏了這個小秘密,可是俗話說得好“紙包不住火”,“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有一次,學校組織打預防針,我當然心驚肉跳,忐忑不安,還沒挨我腿就直發(fā)抖。輪我打針了,我感覺我渾身都出汗了,心也砰砰跳個不停,但我又不能退縮,只好硬著頭皮挽起胳膊讓醫(yī)生打,頭上的汗出來了,我咬著牙撐著不讓自己喊出來,心里只在想“好了,好了”“不怕,不怕”……只聽醫(yī)生說完了,我的心撲通落地了,沒感覺呀,其實沒那么可怕的,只是自己嚇自己而已,我漸漸發(fā)現(xiàn)我長大了,我也變勇敢了,堅強了,不是以前的那個膽小鬼了。
    從打針這件小事我得到了一個啟示:一個人遇到害怕的事,要面對事情,不要退縮,堅持下去就會成功,正如學習一樣,只要你用心了,就沒有學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