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教誨。家訓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教養(yǎng)、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家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以下是為您整理分享的家風家訓心得體會(摘選10篇),歡迎您的參閱。
1.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一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危我蕴煜录覈鵀??”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jīng)世事之后的經(jīng)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nèi)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jié)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zhì)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yōu)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shè),不僅能揚善于小,防惡于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shè)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xù)關(guān)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2.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二
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我的家訓家規(guī)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力求形成勤儉和睦、昂揚向上的家風,回望近年的持家育兒經(jīng)歷,偶得體會如下:
一是言傳不如身教,正人先正己。說一萬句話不如身體力行,孩子看到你的行動,自然會印在心里,影響到行為。我的家訓沒有任何具體要求,自己做好榜樣即可。配偶是你的同類人,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律己并善待家人,孩子一定不會放逸。
二是修齊治平,循序漸進。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個人修養(yǎng)過關(guān),才能教育好家人,兼濟天下。如果一個領(lǐng)導干部,自己抽煙酗酒行為不檢,還要求家人文明禮貌律己,不管效果如何,他的妻兒一定很糾結(jié),在單位也難服眾。借用一位領(lǐng)導的原話:“有的黨員干部自己不知道學習提升,還瞎管別人,你上了大學的兒子都不想理你,將來你咋管理單位的高學歷人才?”君子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所以管理家庭,要由內(nèi)及外。
三是互相扶持,共同提升。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要學習提升的不光是孩子,還有自己。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孩子的心,比明鏡還要敞亮;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照得清清楚楚。所以,家風的營造,不靠說教,而是父母做好榜樣,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提升。
你活出的精彩,就是孩子眼中的光芒;你的神采飛揚,就是孩子心中幸福的模樣。
3.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三
優(yōu)良的家風總會一脈相承。我從小生長在農(nóng)村,父母如廣袤的土地般質(zhì)樸和淳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nóng)村資源匱乏,父母拼盡全力守護我和弟弟的讀書夢想,辛苦卻從不言苦、艱難卻從不說難,他們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像一粒種子播撒進子女的心田。后來,我和弟弟相繼成家立業(yè),父母卻依然不忘時時叮囑,父親總說:“凡事心存敬畏,要努力工作、踏實生活,也要懂得收斂、學會忍讓?!眿寢尦3L嵝眩骸靶腋I顏碇灰?,要用包容和豁達讓日子過得更加順心?!彼麄冇醚詡骱蜕斫?,指引我和弟弟用心走好人生之路。
現(xiàn)在,我的子女漸漸長大,雖然他們生逢盛世,不曾像我們一樣在生活的風雨中那么直觀、強烈地感受到父母的品格力量,可是在靜好歲月中,我希望我的言行舉止也能如春風化雨般,更加溫潤地啟迪孩子們的心智,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他們成長為健康、有用的人。
讓我們傳承好家風,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大社會的和諧,用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的幸福夢托起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復興夢。
4.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四
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形影相隨的影子。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樹立好家風,是一個家庭豐厚的財富,子孫后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給予他們足夠耐心和更多的陪伴,盡管孩子還很小,無法完全理解家風家訓的內(nèi)涵,但我們更要以身作則,用言傳身教,讓孩子從生活中感受好家風帶來的快樂,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都是為孩子好”,卻忽視了他自己的想法,這會讓他失去探索世界的興趣和勇氣,作為家長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在他探索過程中給予積極引導,這才是真正的關(guān)愛。我會時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調(diào)整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在工作和生活中找準合適的平衡點,盡可能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機會,也漸漸的放下了手機去傾聽屬于他小小的內(nèi)心世界,孩子對你的訴說也是一種愛的體現(xiàn)。家風建設(shè),不是空穴來風,是實實在在的傳承和影響,父母輩的榜樣成就了我們,我們將用良好的家風、優(yōu)秀的榜樣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優(yōu)異。
5.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五
家是讓人汲取溫暖、享受呵護的窩,更是一塊需要責任、感恩的田,家庭教育是孩子啟蒙的第一站,但如今與我們親近的變成了手機。曾經(jīng)的親子時光、悉心陪伴,變成了空談,買堆零食再放個動畫片,孩子安靜乖巧家長自得其樂,這種看似和諧的畫面卻是無效的陪伴。孩子的內(nèi)心是非常微妙和脆弱的,由此而導致的種種教育問題不可小覷,我們要及時放下手機,聆聽稚嫩的小嗓音講述著她的趣事,扮演她的“學生”,微笑地看她一本正經(jīng)模仿老師的樣子;鼓勵她盡情奔跑,和小伙伴們愉快玩耍,輕輕為她拭去臉上的汗水……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陪伴、支持和鼓勵都是孩子的力量支撐,因為她知道父母就是她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靜下心來多陪孩子看看她的世界,成長的每個瞬間都是非常精彩的,高質(zhì)量陪伴才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在點滴的陪伴中,體會家庭生活帶來的愉悅。
6.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六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從出生到步入社會,我們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走向社會后仍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好的家風、家教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家庭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營造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盡可能不要帶入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更不能將受到的委屈和氣憤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如同一棵成長中的小樹,良好的環(huán)境和輕松的家庭氛圍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長。記得孩子上初一時,我不在身邊,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生活和學習,慢慢的學會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孩子學習時他就一杯茶、一本書遠遠的陪著,功課上需要幫助時,便耐心講解起來,有時遇到自己不懂的也會虛心向孩子請教,在他和老師的教育引導下,孩子不僅在學習上取得進步,生活上更是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主動幫忙做家務、飯后收拾碗筷,跟著爸爸運動、看書養(yǎng)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高中學習壓力變大也繼續(xù)保持著,終考取了夢想的大學。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不在一朝一夕,貴在堅持,培養(yǎng)起好家風,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并傳承下去。
7.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七
家風家訓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yǎng)。對人的成長而言,每個人都離不了家風與家訓,家風家訓對我們影響深遠,它會伴隨著我們一生,從你了解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經(jīng)刻在了你的心里。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雖然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不盡相同,但它對我們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大家,沒有和諧的家就沒有和諧的社會。無數(shù)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如果一個人有好的家風,那么他可能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而如果家風敗壞,那么就少不了走彎道了。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擔,不能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與家風相對,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誠信做人”。
還記得小時候,有我去超市買東西付款時,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錢。我感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就高高興興地跑回了家?;丶抑?,我激動地告訴爸爸:“爸爸,你看,那個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錢,我賺了,哈哈?!笨僧斘以捯魟偮?,他不僅把錢拿了過去,還朝我發(fā)火。我感到很不解,委屈地哭了。爸爸語重心長地給我講述了誠信對于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企業(yè)、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我也明白了很多。第二天,爸爸去超市將那一元錢還了回去。從那以后,我也像爸爸一樣做一個誠實的人。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而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直養(yǎng)育著中國的代代子孫。每個大國的文化都是有許多的家庭文化組成,每個家庭里的文化可以看成一本書,教育著一代又一代。
在這里,我想“感謝”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它讓我們成為了一個誠信的人。同學們,你們一定要銘記家風家訓,因為它會讓你受益終生。
8.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八
小時候,時常聽母親念:“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無欲則剛”“知足常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成由勤儉敗由奢”“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孃跳大神”……小時候不懂,但常聽母親念叨,也就記下了,然后,就這么似懂非懂聽母親念叨,直到自己長大了明白了其中的含義?,F(xiàn)在,回頭細想,才驚覺不知不覺間,母親的碎語嘮叨,竟已深入骨髓,伴隨我們的日常生活,刻入我們的一舉一動中,甚至已開始隨著我們的言傳身教,開始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
這就是家風,可能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警世明言,有的只是一代代傳承下來和生活理念和生活智慧,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再一輩輩去劣存優(yōu),慢慢形成了我們的生活、處事哲學,引導著一個個懵懂兒童明事懂理、長大成人,再通過一個個小家庭、家族影響到整個社會和國家,形成一個國家特有的文化和生活特征和氛圍。
9.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九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歷見諸典籍的家風故事并非鮮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些家風文化中的精華融入了道德建設(shè)中,讓人民耳目一新,不斷發(fā)展并形成“家家之風”。家風作為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它首先體現(xiàn)的是道德力量。從古至今,諸葛亮的《誡子書》、朱子的《治家格言》、《傅雷家書》等廣為流傳。“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同樣體現(xiàn)著優(yōu)良的家風文化?!胺清Y葻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長江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這些都是古人對家風的界定。我和我和愛人為我們這個小家庭共同奮斗,努力付出。我們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負責;對待同事相互尊重,團結(jié)互助;對待家庭尊老愛幼,相濡以沫,每當生活中發(fā)生摩擦時,我們都會舍身處地換位思考,從而達到和風細雨般的解決。傳承好家風,樹清風正氣!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樹立好家風,就會在整個社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向上的力量,推動整個社會形成好風氣。
10.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十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風,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只有在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茁壯成長,出類拔萃。家風不好,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孝敬老人、尊敬長輩,與人為善不鬧矛盾、勤勞節(jié)儉、勤奮上進……想起這些家風,腦海中不禁涌現(xiàn)出一幅幅暖人景象。
去年九月份姥姥出了車禍,腳面輕微骨裂,不能活動,這可急壞了媽媽,每天媽媽下班后,到姥姥家給姥姥做飯吃,端水喂藥。有我和媽媽一起去了姥姥家,媽媽做這,我?guī)屠牙炎瞿?,姥姥樂得合不攏嘴,直說自己有個好閨女好外孫。
從小到大,每次上學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guī)拙洌骸昂⒆?,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去找你們老師?!眿寢尳逃矣鍪乱欢ㄒ獙捄甏罅?,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下,我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同學們都樂意和我玩。
媽媽特別勤勞,每天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我在學習之余也會和她一起大掃除,一起下廚做飯。媽媽持家節(jié)儉總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彼晕覀円患胰诙记趦€節(jié)約,以浪費為恥。
每到晚上我們家學習讀書蔚然成風,媽媽看教育方面的書、看烹飪大全。爸爸則看科普書籍,我呢則在寫完作業(yè)之后看文學名著。媽媽經(jīng)常說做人要勤奮上進,要活到老,學到老。
有了良好的家風,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
1.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一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危我蕴煜录覈鵀??”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jīng)世事之后的經(jīng)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nèi)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jié)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zhì)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yōu)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shè),不僅能揚善于小,防惡于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shè)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xù)關(guān)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2.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二
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我的家訓家規(guī)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力求形成勤儉和睦、昂揚向上的家風,回望近年的持家育兒經(jīng)歷,偶得體會如下:
一是言傳不如身教,正人先正己。說一萬句話不如身體力行,孩子看到你的行動,自然會印在心里,影響到行為。我的家訓沒有任何具體要求,自己做好榜樣即可。配偶是你的同類人,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律己并善待家人,孩子一定不會放逸。
二是修齊治平,循序漸進。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個人修養(yǎng)過關(guān),才能教育好家人,兼濟天下。如果一個領(lǐng)導干部,自己抽煙酗酒行為不檢,還要求家人文明禮貌律己,不管效果如何,他的妻兒一定很糾結(jié),在單位也難服眾。借用一位領(lǐng)導的原話:“有的黨員干部自己不知道學習提升,還瞎管別人,你上了大學的兒子都不想理你,將來你咋管理單位的高學歷人才?”君子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所以管理家庭,要由內(nèi)及外。
三是互相扶持,共同提升。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要學習提升的不光是孩子,還有自己。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孩子的心,比明鏡還要敞亮;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照得清清楚楚。所以,家風的營造,不靠說教,而是父母做好榜樣,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提升。
你活出的精彩,就是孩子眼中的光芒;你的神采飛揚,就是孩子心中幸福的模樣。
3.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三
優(yōu)良的家風總會一脈相承。我從小生長在農(nóng)村,父母如廣袤的土地般質(zhì)樸和淳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nóng)村資源匱乏,父母拼盡全力守護我和弟弟的讀書夢想,辛苦卻從不言苦、艱難卻從不說難,他們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像一粒種子播撒進子女的心田。后來,我和弟弟相繼成家立業(yè),父母卻依然不忘時時叮囑,父親總說:“凡事心存敬畏,要努力工作、踏實生活,也要懂得收斂、學會忍讓?!眿寢尦3L嵝眩骸靶腋I顏碇灰?,要用包容和豁達讓日子過得更加順心?!彼麄冇醚詡骱蜕斫?,指引我和弟弟用心走好人生之路。
現(xiàn)在,我的子女漸漸長大,雖然他們生逢盛世,不曾像我們一樣在生活的風雨中那么直觀、強烈地感受到父母的品格力量,可是在靜好歲月中,我希望我的言行舉止也能如春風化雨般,更加溫潤地啟迪孩子們的心智,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他們成長為健康、有用的人。
讓我們傳承好家風,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大社會的和諧,用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的幸福夢托起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復興夢。
4.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四
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形影相隨的影子。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樹立好家風,是一個家庭豐厚的財富,子孫后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給予他們足夠耐心和更多的陪伴,盡管孩子還很小,無法完全理解家風家訓的內(nèi)涵,但我們更要以身作則,用言傳身教,讓孩子從生活中感受好家風帶來的快樂,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都是為孩子好”,卻忽視了他自己的想法,這會讓他失去探索世界的興趣和勇氣,作為家長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在他探索過程中給予積極引導,這才是真正的關(guān)愛。我會時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調(diào)整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在工作和生活中找準合適的平衡點,盡可能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機會,也漸漸的放下了手機去傾聽屬于他小小的內(nèi)心世界,孩子對你的訴說也是一種愛的體現(xiàn)。家風建設(shè),不是空穴來風,是實實在在的傳承和影響,父母輩的榜樣成就了我們,我們將用良好的家風、優(yōu)秀的榜樣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優(yōu)異。
5.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五
家是讓人汲取溫暖、享受呵護的窩,更是一塊需要責任、感恩的田,家庭教育是孩子啟蒙的第一站,但如今與我們親近的變成了手機。曾經(jīng)的親子時光、悉心陪伴,變成了空談,買堆零食再放個動畫片,孩子安靜乖巧家長自得其樂,這種看似和諧的畫面卻是無效的陪伴。孩子的內(nèi)心是非常微妙和脆弱的,由此而導致的種種教育問題不可小覷,我們要及時放下手機,聆聽稚嫩的小嗓音講述著她的趣事,扮演她的“學生”,微笑地看她一本正經(jīng)模仿老師的樣子;鼓勵她盡情奔跑,和小伙伴們愉快玩耍,輕輕為她拭去臉上的汗水……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陪伴、支持和鼓勵都是孩子的力量支撐,因為她知道父母就是她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靜下心來多陪孩子看看她的世界,成長的每個瞬間都是非常精彩的,高質(zhì)量陪伴才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在點滴的陪伴中,體會家庭生活帶來的愉悅。
6.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六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從出生到步入社會,我們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走向社會后仍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好的家風、家教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家庭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營造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盡可能不要帶入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更不能將受到的委屈和氣憤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如同一棵成長中的小樹,良好的環(huán)境和輕松的家庭氛圍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長。記得孩子上初一時,我不在身邊,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生活和學習,慢慢的學會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孩子學習時他就一杯茶、一本書遠遠的陪著,功課上需要幫助時,便耐心講解起來,有時遇到自己不懂的也會虛心向孩子請教,在他和老師的教育引導下,孩子不僅在學習上取得進步,生活上更是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主動幫忙做家務、飯后收拾碗筷,跟著爸爸運動、看書養(yǎng)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高中學習壓力變大也繼續(xù)保持著,終考取了夢想的大學。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不在一朝一夕,貴在堅持,培養(yǎng)起好家風,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并傳承下去。
7.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七
家風家訓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yǎng)。對人的成長而言,每個人都離不了家風與家訓,家風家訓對我們影響深遠,它會伴隨著我們一生,從你了解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經(jīng)刻在了你的心里。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雖然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不盡相同,但它對我們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大家,沒有和諧的家就沒有和諧的社會。無數(shù)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如果一個人有好的家風,那么他可能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而如果家風敗壞,那么就少不了走彎道了。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擔,不能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與家風相對,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誠信做人”。
還記得小時候,有我去超市買東西付款時,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錢。我感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就高高興興地跑回了家?;丶抑?,我激動地告訴爸爸:“爸爸,你看,那個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錢,我賺了,哈哈?!笨僧斘以捯魟偮?,他不僅把錢拿了過去,還朝我發(fā)火。我感到很不解,委屈地哭了。爸爸語重心長地給我講述了誠信對于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企業(yè)、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我也明白了很多。第二天,爸爸去超市將那一元錢還了回去。從那以后,我也像爸爸一樣做一個誠實的人。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而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直養(yǎng)育著中國的代代子孫。每個大國的文化都是有許多的家庭文化組成,每個家庭里的文化可以看成一本書,教育著一代又一代。
在這里,我想“感謝”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它讓我們成為了一個誠信的人。同學們,你們一定要銘記家風家訓,因為它會讓你受益終生。
8.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八
小時候,時常聽母親念:“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無欲則剛”“知足常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成由勤儉敗由奢”“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孃跳大神”……小時候不懂,但常聽母親念叨,也就記下了,然后,就這么似懂非懂聽母親念叨,直到自己長大了明白了其中的含義?,F(xiàn)在,回頭細想,才驚覺不知不覺間,母親的碎語嘮叨,竟已深入骨髓,伴隨我們的日常生活,刻入我們的一舉一動中,甚至已開始隨著我們的言傳身教,開始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
這就是家風,可能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警世明言,有的只是一代代傳承下來和生活理念和生活智慧,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再一輩輩去劣存優(yōu),慢慢形成了我們的生活、處事哲學,引導著一個個懵懂兒童明事懂理、長大成人,再通過一個個小家庭、家族影響到整個社會和國家,形成一個國家特有的文化和生活特征和氛圍。
9.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九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歷見諸典籍的家風故事并非鮮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些家風文化中的精華融入了道德建設(shè)中,讓人民耳目一新,不斷發(fā)展并形成“家家之風”。家風作為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它首先體現(xiàn)的是道德力量。從古至今,諸葛亮的《誡子書》、朱子的《治家格言》、《傅雷家書》等廣為流傳。“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同樣體現(xiàn)著優(yōu)良的家風文化?!胺清Y葻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長江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這些都是古人對家風的界定。我和我和愛人為我們這個小家庭共同奮斗,努力付出。我們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負責;對待同事相互尊重,團結(jié)互助;對待家庭尊老愛幼,相濡以沫,每當生活中發(fā)生摩擦時,我們都會舍身處地換位思考,從而達到和風細雨般的解決。傳承好家風,樹清風正氣!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樹立好家風,就會在整個社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向上的力量,推動整個社會形成好風氣。
10.家風家訓心得體會 篇十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風,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只有在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茁壯成長,出類拔萃。家風不好,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孝敬老人、尊敬長輩,與人為善不鬧矛盾、勤勞節(jié)儉、勤奮上進……想起這些家風,腦海中不禁涌現(xiàn)出一幅幅暖人景象。
去年九月份姥姥出了車禍,腳面輕微骨裂,不能活動,這可急壞了媽媽,每天媽媽下班后,到姥姥家給姥姥做飯吃,端水喂藥。有我和媽媽一起去了姥姥家,媽媽做這,我?guī)屠牙炎瞿?,姥姥樂得合不攏嘴,直說自己有個好閨女好外孫。
從小到大,每次上學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guī)拙洌骸昂⒆?,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去找你們老師?!眿寢尳逃矣鍪乱欢ㄒ獙捄甏罅?,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下,我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同學們都樂意和我玩。
媽媽特別勤勞,每天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我在學習之余也會和她一起大掃除,一起下廚做飯。媽媽持家節(jié)儉總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彼晕覀円患胰诙记趦€節(jié)約,以浪費為恥。
每到晚上我們家學習讀書蔚然成風,媽媽看教育方面的書、看烹飪大全。爸爸則看科普書籍,我呢則在寫完作業(yè)之后看文學名著。媽媽經(jīng)常說做人要勤奮上進,要活到老,學到老。
有了良好的家風,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