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上冊知識點之句子解釋

字號:


    初三語文上冊知識點之句子解釋
    句子翻譯
    第1課 沁園春 雪
    1、用原文填空。
    (1)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2) 點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 "望"字統領的句子是: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4) 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5) 寫出采用比喻、對偶、夸張的修辭手法把靜物寫動的句子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2、解釋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統統都過去了,要說真正的英雄人物,還得看今天。
    第5課 敬業(yè)與樂業(yè)
    1、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出處:《論語·陽貨》 解釋:整天吃飽了飯,不肯動腦筋去做點事,這種人是很難造就的呀!
    2、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 解釋: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說一句有道理的話,只是賣弄小聰明,這種人是很難造就的呀!
    3、主一無適便是敬。
    出處:《論語·學而》 解釋:主一無適,專一于某種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處:《莊子.達生》解釋: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處:《禮記·中庸》解釋:現在只做分內的事,不要希望做職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處:《論語·雍也》解釋:知道這種道理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7、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出處:《論語·述而》 解釋:他(孔子)做人是發(fā)憤讀書忘記了吃飯,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而忘記了憂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將要老了,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