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報關員考試復習備考精品講義(47)

字號:

第三節(jié) 進口貨物原產地的確定與稅率適用(一)
    ——有關原產地確定
    考綱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內容:
    原產地規(guī)則的含義、原產地規(guī)則的類別、原產地認定標準、申報要求、原產地證明書
    臺灣農產品零關稅措施
    一、進口貨物原產地的確定
    (一)原產地規(guī)則的含義
    各國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并為執(zhí)行本國關稅及非關稅方面的國別歧視貿易措施,按一定的標準確定進口商品的原產地(標準就是原產地規(guī)則)。
    WTO《原產地規(guī)則協(xié)議》——一國(地區(qū))為了確定貨物的原產地而實施的普遍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決定。
    (二)、(三)、(四)、(五)見下表:
    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發(fā)展中國家成員國關于貿易談判的第一協(xié)定》——《亞太貿易協(xié)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框架協(xié)議》
    《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優(yōu)惠關稅安排》——《CEPA香港》
    《內地與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優(yōu)惠關稅安排》——《CEPA澳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自由貿易協(xié)定》——《中巴自貿協(xié)定》又稱《早期收獲協(xié)議》
    對33個最不發(fā)達國家(包括28個非洲國家,3個亞洲國家和2個大洋洲國家)給予的特別優(yōu)惠關稅待遇------特別優(yōu)惠關稅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智利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xié)定》——《中智自貿協(xié)定》
     優(yōu)惠原產地規(guī)則
     非優(yōu)惠原產地規(guī)則
    含義
     一國為了實施國別優(yōu)惠政策而制定的原產地規(guī)則,是以優(yōu)惠貿易協(xié)定或者是由本國自主形式制定的一些特殊原產地認定標準,也稱為 “協(xié)定原產地規(guī)則”。實施方式:自主方式和通過協(xié)定以互惠式方式
     一國根據(jù)實施其海關稅則和其他貿易措施的需要,由本國立法自主制定的原產地規(guī)則,也稱為“自主原產地規(guī)則”。必須遵守最惠國待遇原則。主要實施最惠國待遇、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保障措施、數(shù)量限制或關稅配額、原產地標記或貿易統(tǒng)計、政府采購時采用的原產地規(guī)則。
    原
    產
    地
    認
    定
    標
    準
     完全獲得標準:
    ①在該國(地區(qū))領土或領海開采的礦產品;
    ②在該國(地區(qū))領土或領海收獲或采集的植物產品;
    ③在該國(地區(qū))領土出土和飼養(yǎng)的活動物及從其所得產品;
    ④在該國(地區(qū))領土或領海狩獵或捕撈所得的產品;
    ⑤由該國(地區(qū))船只在公海捕撈的水產品和其他海洋產品;
    ⑥該國(地區(qū))加工船加工的前述第⑤項所列物品所得的產品;
    ⑦在該國(地區(qū))收集的僅適用于原材料回收的廢舊物品;
    ⑧該國(地區(qū))利用上述①—⑦項所列產品加工所得的產品。
     完全獲得標準:
    ①在該國(地區(qū))出生并飼養(yǎng)的活的動物;
    ②在該國(地區(qū))野外捕捉、捕撈、搜集的動物;
    ③從該國(地區(qū))活的動物獲得的未經加工的物品;
    ④在該國(地區(qū))收獲的植物和植物產品;
    ⑤在該國(地區(qū))采掘的礦物;
    ⑥在該國(地區(qū))獲得的除上述①—⑤項范圍之外的其他天然生成的物品;
    ⑦在該國(地區(q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只能棄置或者回收用作材料的廢碎料;
    ⑧在該國(地區(qū))收集的不能修復或者修理的物品,或者從該物品中回收的零件或者材料;
    ⑨由合法懸掛該國旗幟的船舶從其領海以外海域獲得的海洋捕撈物和其他物品;
    ⑩在合法懸掛該國旗幟的加工船上加工上述第⑨項所列物品獲得的產品;
    ⑾從該國領海以外享有專有開采權的海床或者海床底土獲得的物品;
    ⑿在該國(地區(qū))完全從上述①—⑾項所列物品中生產的產品。
    從價百分比標準:指在某一國家(地區(qū))對非該國(地區(qū))原材料進行加工、制造后的增值部分超過了所得貨物價值的一定比例
    A.《亞太貿易協(xié)定》成員國部分>FOB價的45%;原產于孟加拉國的產品≤FOB價的65%;
    B.《框架協(xié)議》來自自由貿易區(qū)≥FOB價的40%,即非自由貿易區(qū)≤FOB價的60%;
    C.CEPA項下的港澳產品比例應≥FOB30%;
    D.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qū),來自巴基斯坦成分≥40%或巴基斯坦+中國成分占≥40%
    E. “特別優(yōu)惠關稅待遇”受惠國的價值≥40%
    F. 《中智自貿協(xié)定》,來自中國或智利產品價值≥40%
    直接運輸標準:A.貨物運輸未經非受惠國關境;
    B.經非受惠國運輸,但能證明由于地理原因或商業(yè)運輸要求,除裝卸或者為保持產品良好狀態(tài)而進行的加工外,產品在非受惠國家未經過任何其他加工;
    C.CEPA香港直接到內地口岸;澳門直接或經香港到內地口岸(不能從香港以外地區(qū)或國家轉運);
    D.《中智自貿協(xié)定》:與上述A相同。所經過的其它國家(地區(qū))停留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實質性改變標準:針對兩個及以上國家參與生產或制造的貨物,以最后完成實質性改變的國家為原產地。
    A.稅則歸類改變——指在某一國家(地區(qū))對非該國(地區(qū))原產材料進行制造、加工后,使其的四位稅號一級的稅則歸類發(fā)生改變。
    B. 補充標準:(稅則改變不能反映實質性改變時) a. 制造或加工工序:指在某一國家(地區(qū))進行的賦予制造、加工后所得貨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
    b. 從價百分比:在某一國家(地區(qū))對非該國(地區(qū))原產材料進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過貨物價值30%。
    公式:
    (工廠交貨價-非該國(地區(qū))原產材料價值)/工廠交貨價×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