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教育經(jīng)歷了半個多世紀曲折坎坷的摸索。今天,面向全體學生、促成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理念正在形成之中。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素質教育與陶先生當年推行的全民教育、全面教育是殊途同歸的 ,并且是對先生的教育觀念與時俱進的新發(fā)展:“全民教育”不再是滿足于全民掃盲,而應讓每一只雛鷹飛起來; “全面教育”則應當促成每個個體的身體、心理、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
現(xiàn)今,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轉型,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人們的價值觀念趨向多元化,加上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扭曲,種種社會環(huán)境中的矛盾與沖突,反映到青少年的頭腦和生活中,使他們產生困惑,導致他們無所適從,給他們帶來心理壓力。其次,隨著快速發(fā)展的青春期的到來,中小學生面臨著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這將給他們帶來更多成長的煩惱與問題。同時,青春期又是人生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人的個性心理品質將在這一時期迅速形成并逐步定型,而很多心理問題也會在這一時期初顯,很多心理疾病也容易在這一時期埋下潛伏之根。因此,為了每個孩子,更為了那些在困惑、壓力、煩惱與問題之中苦苦掙扎的“苦孩”,我認為大力加強學校心理輔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人際關系的緊張;二是學習所造成的壓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
根據(jù)這些情況,我們廣開心理輔導的途徑與渠道:聯(lián)合家長,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協(xié)調教師群體,發(fā)揮教育綜合力量;調動學生群體,優(yōu)化學生成長小環(huán)境;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糾正學生心理偏差;發(fā)掘學校的隱性資源,發(fā)揮廣播站、黑板報、心理輔導室的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一、發(fā)動家庭,營建愛的園地,滿足孩子愛的需要
愛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需要之一,家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失去家庭的溫暖,缺乏親子間的感情交流與溝通,這將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造成重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
顧嘉同學從小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成績優(yōu)秀,為人較熱情,性格也比較開朗??墒菑某跻幌聦W期開始,她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性格變得孤僻、冷漠而又易動氣。她竟然因同學講起“‘老子’”即‘父親’”一句話而失聲痛哭。經(jīng)了解,顧嘉的母親在上個假期里就去外地工作了,她錯誤地認為女兒的獨立性較強,就將她寄居到外祖父母家。而外祖父視力嚴重下降,雙眼接近失明,所以脾氣越來越暴躁;外祖母經(jīng)常忙于自己的麻將、牌局;小顧嘉常落得吃剩飯或去小攤頭打發(fā)肚子。針對這些情況,,我積極與她的外祖父母溝通,爭取他們對孩子多一份理解與關懷;并多次與她的母親聯(lián)系,講明單親家庭孩子的思想發(fā)展、心理成長過程中更需要親情的滋潤、親人的關愛與支持。同時指導小顧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照顧老人、體諒大人。在邀請家長參加的《……,我想對您說》的隊日活動中,我特地指導顧嘉邀請了她的外祖父母,并在活動中將她的愛和心聲表達了出來。活動結束后,我又與顧嘉的外祖父母作了深談。從此,他們祖孫之間的關系融洽了,母子之間的感情紐帶也更緊了,顧嘉又慢慢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二、指導家長,給孩子一個合理的支撐點,增強競爭意識
阿基米德曾說,假如給他一個合理的支點,他就能轉動地球。然而,我們的很多家長并未意識到這“合理”二字的重要性,盲目拔高或降低對孩子的要求都對孩子不利。
劉源同學經(jīng)常遲到、拖拉作業(yè);蓬頭垢面、精神萎靡;離群索居、缺乏參與和競爭意識。經(jīng)過幾次家訪我了解到:該同學系母親的再婚兒子,父親對他寵愛有加,吃、穿、用一應俱全,并且父親是一個體小老板,整天不修邊幅,胸無大志,對兒子的學業(yè)從不在乎。母親則在家專任兒子的保姆與嚴師,并給兒子定下目標—不考哈佛就考北大。于是兒子在家一切都在母親的監(jiān)督之下 ,在母親的管束下學習再學習,在母親的陪伴下逛公園走親戚,就連洗頭洗澡都仍由母親包辦。問題就在這里了:1.孩子父親懶散、不思進取的作風給孩子樹立了反面榜樣。2.母親對于孩子希望值過高,采取高壓嚴管的政策嚴重挫傷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3.母親在生活上一味包辦,降低了孩子生活、學習的自理能力,也傷害了孩子的羞恥心,剝奪了他的個人尊嚴,使他喪失了與同伴合作、競爭的意識與勇氣。通過與家長的多次溝通,父母雙方的教養(yǎng)方式都有所改善,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也趨于合理、現(xiàn)實,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也大有好轉。
三、發(fā)現(xiàn)閃光點,設置角色期待,激發(fā)自尊自信
一些同學往往因為學習和行為習慣較差被打入另冊,自尊自信嚴重遭到傷害,容易導致自暴自棄。其實只要我們用心觀察,這些同學身上一樣有著很多的閃光點;用智慧去撞擊,這些閃光點會爆發(fā)出燦爛的火花;再用愛去引導,他們會揚起理想的風帆,摘取成功的碩果。
陶滔同學平時總愛拖拉作業(yè),上課老是昏睡不醒,偶爾還要逃學曠課,與同學關系不冷不熱,對老師的批評也不什在乎,一副自甘墮落的態(tài)度。經(jīng)了解,他在小學曾因成績差留級,轉學。學業(yè)上屢屢失敗使他內心十分痛苦,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也喪失了讀完初中的信心。
在班級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 (用火柴棒搭承重立柱)時,我發(fā)現(xiàn)他動作熟練到位,是周圍同學所無法比擬的。我當場試著與他交談,予以表揚,并進一步鼓勵他現(xiàn)場給其他同學示范。我注意到,那一刻他的臉紅了,他的心頭涌起了復蘇前的暖流。在不久后的校運會上,他奮力拼搏,為班級爭得了二金一銀的好成績,我及時將其在百米沖刺的關頭與對手你爭我奪的鏡頭攝下(此次他獲得了冠軍),并在照片上題詞:惟有超越自我,才能超越他人!我把照片張貼在班級里題為“我為集體閃光,集體為我驕傲”的光榮榜上,同時大力贊賞他的運動才能、敢于拼搏的意志和善于合作的團隊精神。事后我又找他深談了,鼓勵他相信自己,積極發(fā)揮長處,抓緊彌補短處,并推薦他做體育干事協(xié)助體育班委工作,他欣然應許,從此他找回了自尊自信,平時以一名班干部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習、工作的積極性大增。
四、開展活動,調動學生群體,糾正認識偏差,改善人際交往
初中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但他們的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標準不夠客觀,加上情緒情感的不穩(wěn)定性,容易導致交往障礙,帶來心理壓力。
,過越同學來心理咨詢室找我,說班主任給他安排的同桌要么“弱智”,要么“自以為是”或“多動癥”,他苦惱極了。他還認為班上的同學都很淺薄、自私、不友好。根據(jù)訪問、觀察了解,該同學喜歡畫畫,閱讀面較廣 ,因此自命清高;但因從小家教過嚴,很少有機會參與同伴的游戲,所以游戲、運動能力差;對于一些游戲活動規(guī)則也很無知,卻又受不得同學批評,于是慢慢遠離集體,成了一名“嫌棄兒”。針對這一情況,我配合班主任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班級體育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顒觾热萦校菏殖瓐?、故事會、跳長繩、歌詠比賽等;活動口號是:人人參與,攜起手來,亮出團體;活動規(guī)定以教室里的自然座位組為單位組織參賽,特別規(guī)定跳長繩項目必須全員參加,哪一組少一人參加便扣除該組30跳?;顒訙蕚淦陂g,我們及時指導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另一方面,我又特別指導過越同學要積極與同學互補長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帶好本組同學出好手抄報;同時要虛心接受同學的幫助,練好跳長繩。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是過越,班級里很多同學都或多或少糾正了一些自我認識上的偏差,集體內的人際關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同學從中鍛煉了膽量,增強了自信。
五、協(xié)調教師群體,發(fā)掘學校隱性資源,優(yōu)化學生成長環(huán)境
心理輔導不應是單軌獨行的,而應是綜合多方位的。心理輔導策略應成為每個現(xiàn)代教師有力的教學工具,并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之中。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發(fā)掘、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否則,我們的工作就很難收到好的效果。
曾經(jīng)有一位成績優(yōu)秀的女同學來咨詢,她因為涉足青春期交往過密,被班主任抓住了 “早戀”的小辮子不放,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我們交流了很多想法,又談了青春期交往應注意的一些問題,我答應幫她消除班主任等的誤會,并邀約她某日中午來聽關于青春期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講座。結果,那天中午在她來聽講座的路上,她又被英語老師劫下去默寫了,原來近她可能因為“早戀”而使英語成績滑坡嚴重……后來又得知該女生“早戀”一事被一傳再傳,使她的心理和處境都處在了十分尷尬的境地,直至她成績平平地畢業(yè),我們在嘆息中送走了她。
學校心理輔導旨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以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它必將作為現(xiàn)代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
學校心理輔導應面向全體學生,尤其要關注那些帶有行為習慣差、脾氣性格壞、情緒情感扭曲、意志薄弱、學習困難厭學、缺乏自尊自信等問題的學生。正如陶先生所要求的要以“愛滿天下”的情懷和“為了苦孩,甘當駱駝”的精神對待我們的教育對象 ,站在人性的角度,尊重每一個同學,理解每個人的困難,不怕千辛萬苦,點點滴滴幫助他們尋找成長的真感覺。陶先生又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蔽覀円獙γ總€學生都有積極的信念、充滿積極的期待。要相信每個孩子都蘊藏著積極的資源,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長和閃光之處,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以變化發(fā)展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溶入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才能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
現(xiàn)今,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轉型,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人們的價值觀念趨向多元化,加上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扭曲,種種社會環(huán)境中的矛盾與沖突,反映到青少年的頭腦和生活中,使他們產生困惑,導致他們無所適從,給他們帶來心理壓力。其次,隨著快速發(fā)展的青春期的到來,中小學生面臨著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這將給他們帶來更多成長的煩惱與問題。同時,青春期又是人生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人的個性心理品質將在這一時期迅速形成并逐步定型,而很多心理問題也會在這一時期初顯,很多心理疾病也容易在這一時期埋下潛伏之根。因此,為了每個孩子,更為了那些在困惑、壓力、煩惱與問題之中苦苦掙扎的“苦孩”,我認為大力加強學校心理輔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人際關系的緊張;二是學習所造成的壓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
根據(jù)這些情況,我們廣開心理輔導的途徑與渠道:聯(lián)合家長,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協(xié)調教師群體,發(fā)揮教育綜合力量;調動學生群體,優(yōu)化學生成長小環(huán)境;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糾正學生心理偏差;發(fā)掘學校的隱性資源,發(fā)揮廣播站、黑板報、心理輔導室的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一、發(fā)動家庭,營建愛的園地,滿足孩子愛的需要
愛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需要之一,家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失去家庭的溫暖,缺乏親子間的感情交流與溝通,這將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造成重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
顧嘉同學從小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成績優(yōu)秀,為人較熱情,性格也比較開朗??墒菑某跻幌聦W期開始,她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性格變得孤僻、冷漠而又易動氣。她竟然因同學講起“‘老子’”即‘父親’”一句話而失聲痛哭。經(jīng)了解,顧嘉的母親在上個假期里就去外地工作了,她錯誤地認為女兒的獨立性較強,就將她寄居到外祖父母家。而外祖父視力嚴重下降,雙眼接近失明,所以脾氣越來越暴躁;外祖母經(jīng)常忙于自己的麻將、牌局;小顧嘉常落得吃剩飯或去小攤頭打發(fā)肚子。針對這些情況,,我積極與她的外祖父母溝通,爭取他們對孩子多一份理解與關懷;并多次與她的母親聯(lián)系,講明單親家庭孩子的思想發(fā)展、心理成長過程中更需要親情的滋潤、親人的關愛與支持。同時指導小顧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照顧老人、體諒大人。在邀請家長參加的《……,我想對您說》的隊日活動中,我特地指導顧嘉邀請了她的外祖父母,并在活動中將她的愛和心聲表達了出來。活動結束后,我又與顧嘉的外祖父母作了深談。從此,他們祖孫之間的關系融洽了,母子之間的感情紐帶也更緊了,顧嘉又慢慢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二、指導家長,給孩子一個合理的支撐點,增強競爭意識
阿基米德曾說,假如給他一個合理的支點,他就能轉動地球。然而,我們的很多家長并未意識到這“合理”二字的重要性,盲目拔高或降低對孩子的要求都對孩子不利。
劉源同學經(jīng)常遲到、拖拉作業(yè);蓬頭垢面、精神萎靡;離群索居、缺乏參與和競爭意識。經(jīng)過幾次家訪我了解到:該同學系母親的再婚兒子,父親對他寵愛有加,吃、穿、用一應俱全,并且父親是一個體小老板,整天不修邊幅,胸無大志,對兒子的學業(yè)從不在乎。母親則在家專任兒子的保姆與嚴師,并給兒子定下目標—不考哈佛就考北大。于是兒子在家一切都在母親的監(jiān)督之下 ,在母親的管束下學習再學習,在母親的陪伴下逛公園走親戚,就連洗頭洗澡都仍由母親包辦。問題就在這里了:1.孩子父親懶散、不思進取的作風給孩子樹立了反面榜樣。2.母親對于孩子希望值過高,采取高壓嚴管的政策嚴重挫傷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3.母親在生活上一味包辦,降低了孩子生活、學習的自理能力,也傷害了孩子的羞恥心,剝奪了他的個人尊嚴,使他喪失了與同伴合作、競爭的意識與勇氣。通過與家長的多次溝通,父母雙方的教養(yǎng)方式都有所改善,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也趨于合理、現(xiàn)實,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也大有好轉。
三、發(fā)現(xiàn)閃光點,設置角色期待,激發(fā)自尊自信
一些同學往往因為學習和行為習慣較差被打入另冊,自尊自信嚴重遭到傷害,容易導致自暴自棄。其實只要我們用心觀察,這些同學身上一樣有著很多的閃光點;用智慧去撞擊,這些閃光點會爆發(fā)出燦爛的火花;再用愛去引導,他們會揚起理想的風帆,摘取成功的碩果。
陶滔同學平時總愛拖拉作業(yè),上課老是昏睡不醒,偶爾還要逃學曠課,與同學關系不冷不熱,對老師的批評也不什在乎,一副自甘墮落的態(tài)度。經(jīng)了解,他在小學曾因成績差留級,轉學。學業(yè)上屢屢失敗使他內心十分痛苦,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也喪失了讀完初中的信心。
在班級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 (用火柴棒搭承重立柱)時,我發(fā)現(xiàn)他動作熟練到位,是周圍同學所無法比擬的。我當場試著與他交談,予以表揚,并進一步鼓勵他現(xiàn)場給其他同學示范。我注意到,那一刻他的臉紅了,他的心頭涌起了復蘇前的暖流。在不久后的校運會上,他奮力拼搏,為班級爭得了二金一銀的好成績,我及時將其在百米沖刺的關頭與對手你爭我奪的鏡頭攝下(此次他獲得了冠軍),并在照片上題詞:惟有超越自我,才能超越他人!我把照片張貼在班級里題為“我為集體閃光,集體為我驕傲”的光榮榜上,同時大力贊賞他的運動才能、敢于拼搏的意志和善于合作的團隊精神。事后我又找他深談了,鼓勵他相信自己,積極發(fā)揮長處,抓緊彌補短處,并推薦他做體育干事協(xié)助體育班委工作,他欣然應許,從此他找回了自尊自信,平時以一名班干部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習、工作的積極性大增。
四、開展活動,調動學生群體,糾正認識偏差,改善人際交往
初中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但他們的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標準不夠客觀,加上情緒情感的不穩(wěn)定性,容易導致交往障礙,帶來心理壓力。
,過越同學來心理咨詢室找我,說班主任給他安排的同桌要么“弱智”,要么“自以為是”或“多動癥”,他苦惱極了。他還認為班上的同學都很淺薄、自私、不友好。根據(jù)訪問、觀察了解,該同學喜歡畫畫,閱讀面較廣 ,因此自命清高;但因從小家教過嚴,很少有機會參與同伴的游戲,所以游戲、運動能力差;對于一些游戲活動規(guī)則也很無知,卻又受不得同學批評,于是慢慢遠離集體,成了一名“嫌棄兒”。針對這一情況,我配合班主任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班級體育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顒觾热萦校菏殖瓐?、故事會、跳長繩、歌詠比賽等;活動口號是:人人參與,攜起手來,亮出團體;活動規(guī)定以教室里的自然座位組為單位組織參賽,特別規(guī)定跳長繩項目必須全員參加,哪一組少一人參加便扣除該組30跳?;顒訙蕚淦陂g,我們及時指導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另一方面,我又特別指導過越同學要積極與同學互補長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帶好本組同學出好手抄報;同時要虛心接受同學的幫助,練好跳長繩。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是過越,班級里很多同學都或多或少糾正了一些自我認識上的偏差,集體內的人際關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同學從中鍛煉了膽量,增強了自信。
五、協(xié)調教師群體,發(fā)掘學校隱性資源,優(yōu)化學生成長環(huán)境
心理輔導不應是單軌獨行的,而應是綜合多方位的。心理輔導策略應成為每個現(xiàn)代教師有力的教學工具,并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之中。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發(fā)掘、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否則,我們的工作就很難收到好的效果。
曾經(jīng)有一位成績優(yōu)秀的女同學來咨詢,她因為涉足青春期交往過密,被班主任抓住了 “早戀”的小辮子不放,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我們交流了很多想法,又談了青春期交往應注意的一些問題,我答應幫她消除班主任等的誤會,并邀約她某日中午來聽關于青春期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講座。結果,那天中午在她來聽講座的路上,她又被英語老師劫下去默寫了,原來近她可能因為“早戀”而使英語成績滑坡嚴重……后來又得知該女生“早戀”一事被一傳再傳,使她的心理和處境都處在了十分尷尬的境地,直至她成績平平地畢業(yè),我們在嘆息中送走了她。
學校心理輔導旨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以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它必將作為現(xiàn)代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
學校心理輔導應面向全體學生,尤其要關注那些帶有行為習慣差、脾氣性格壞、情緒情感扭曲、意志薄弱、學習困難厭學、缺乏自尊自信等問題的學生。正如陶先生所要求的要以“愛滿天下”的情懷和“為了苦孩,甘當駱駝”的精神對待我們的教育對象 ,站在人性的角度,尊重每一個同學,理解每個人的困難,不怕千辛萬苦,點點滴滴幫助他們尋找成長的真感覺。陶先生又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蔽覀円獙γ總€學生都有積極的信念、充滿積極的期待。要相信每個孩子都蘊藏著積極的資源,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長和閃光之處,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以變化發(fā)展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溶入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才能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