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工程碩士GCT語文考試復(fù)習(xí)指導(dǎo)三十一

字號:

解題方法與答題思路
    (一)解題方法
    1、解題的基本方法
    (1)憑借語感。語感,是我們多年學(xué)習(xí)、使用母語所形成的感覺,它基本上是可靠的,可以作為判斷正誤的基礎(chǔ)。對于靠語感不易解決的問題,可進一步求助于語境和理性的辨析。
    (2)憑借語境。答題時要牢牢抓住詞語所在的語境,仔細理解詞語所在句子以及整段語句的意思,在此基礎(chǔ)上對詞語的正誤做出判斷。
    (3)憑借辨析。在語感、語境的基礎(chǔ)上,可進一步從詞義、用法、色彩諸方面對詞語深入細致地辨析,以便對正誤做出準確評判。
    2、解題的基本技法
    (1)求易法。即把自己最容易判斷的詞語先篩選出來,然后再選較難判定的選項,由易到難,以提高答題效率。
    (2)排除法。即將錯誤的選項首先排除掉。
    (3)比較法。即將需要判斷的詞語放在語境中,進行比較分析。在解答“填空選擇題”時,可采用“縱向比較法”,即把詞語一個縱列、一個縱列地帶進語境里的應(yīng)填空格中,以對比分析同義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
    (二)答題思路
    [例3]考查同義詞語的選擇。解題時,可先用“求易法”,確定語句②經(jīng)濟不景氣應(yīng)該用“蕭條”而不是“荒涼”來形容,“荒涼”常用于形容冷清的自然景象。由此可將選擇范圍縮小到B和C。再用“排除法”,確定語句①要表示的意思是“用極少筆墨描寫出了較多人物”,該用“經(jīng)濟”形容才恰當,而“精練”側(cè)重形容“(言語)扼要,沒有廢話”,可見C項可排除。為確保判斷準確無誤,最后可對“機體”與“肌體”、“違反”與“違犯”采用“比較法”進行對比分析?!皺C體”是指具有生命的個體,包括植物和動物;而“肌體”僅指人或動物的肌肉組織。語句③指“所有生命”,應(yīng)該使用“機體”,這樣可否定D項?!斑`反”僅指不遵守或不符合法規(guī),而“違犯”則指違背和觸犯了法規(guī),語句④的語境指明是“頂風(fēng)作案”,自然已違背且觸犯了法規(guī),當然該使用“違犯”,最終否定A項。因此,正確答案非B莫屬。
    [例4]抓住語境進行分析,便不難看出,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荁?!安顝娙艘狻笔谴篌w上使人滿意,用在B句不恰當,可改為“強人所難”。A “苦心孤詣”形容費盡心思鉆研或經(jīng)營,與A句語境相合。C“不刊之論”是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與C句語境相合。D“忍俊不禁”形容忍不住笑,與D句語境相合。